多少年来,不少人老花以后最容易想到的矫正方式仍是老花镜,对多焦镜及渐进多焦点新技术普遍缺乏认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仍有近4亿老花群体正在忍受:看小字需要频繁摘戴眼镜、多副眼镜换来换去、视力不断下降等诸多痛苦。
人过四十,如果能较早地佩戴多焦镜,实现一副看远看近兼有阻挡有害蓝光和紫外线的护眼功能,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第一次验配就遇到一家十六年专注多焦镜定制与服务的眼视光机构,能极其精准地验配到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会不会又是一种幸运?
看手机、看书、开会、开车,看远看近,一副解决,看小字不用摘眼镜,方便工作和生活;镜片室内透明,户外随紫外线强弱变化颜色深浅,随时随地保护眼睛;一对一专业验光配镜,专属视光档案,私人视光终身全程跟踪服务,“棋圣”聂卫平等超百万人已是忠实佩戴者......
有专业人士分析,今天的中国,人口流量正在远去。实际上,准确来讲,人口红利从未远去,在老龄化时代,反而是涉老产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喷涌而来。
2010年,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已超过4.8亿人,60岁以上人口约1.9亿,占人口总数13.26%;
到了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60岁以上人口已增加至2.6亿多,占人口总数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更是已高达13.5%,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14%的红线。
同时,纵观中国发展历史,出生于1950-1979年之间,尤其是1969-1973年(出生人口规模爆发,近视率普遍较高)的大部分人,现已成为各行各业重要岗位上的佼佼者,他们早已到了必须佩戴一副多焦镜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年龄。
此外,2020年,我国已有2.5亿中产阶层,2025年将诞生5亿新中产阶层,尤其是以80、90后为代表的“数字一代”。他们当中,已有接近80%人或多或少有近视,也正在跑步进入需要戴多焦镜的老花年龄,比起上一代人,他们更加愿意为高品质和购悦己的品牌高消费。
庞大的刚需、充足的财富和新消费升级,足矣加速老龄化产业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口消费红利”。
阅读此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